提起“世纪工程”港珠澳大桥,不禁让人想起“振华30”轮在大桥最终接头吊装时惊艳亮相的画面。
这艘由振华重工自主建造的世界最大起重能力12000吨自航全回转起重船的交付使用,标志着中国又一“大国重器”的诞生。而“振华30”轮背后的设计者,正是严兵和他的同事们。
近期,严兵团队又为我国海上风电事业发展再添利器——设计了国内首艘“运输+起重”一体化深远海海上风电施工船“乌东德”号。
严兵,“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振华设计研究总院总工程师。由他领衔成立的“严兵浮式起重机创新工作室”,一次次攻坚克难,开展技术攻关和创新,自主研发出一个又一个世界第一、亚洲第一的海洋工程船舶。
“严兵,你被录取了!”1986年,这个梦想实现了,乡村男孩成为学校当年考入上海交大的唯一一名学生。上海成为严兵梦想启航的地方。
毕业后,年轻的严兵怀揣着无限的热情和干劲儿,在上海浦东开放的大潮中看到了光明和希望。振华港机刚成立一年,严兵就加入了这个大家庭。
“到处都是新气象!”严兵的激情和创造力像觉醒的火山一样喷发,加之振华产品是单件生产、个性化设计,任何一个人都在兴奋地工作。“公司鼓励创新,任何一个人都卯足了劲儿地干!”
在振华的最初十年间,严兵曾担任烟台港40.5吨岸桥的总体设计和技术施工任务带头人,首次将柔性拉索用作岸桥前大梁的拉杆;他曾担任美国奥克兰港务局50LT折臂式岸桥的副总设计师,在项目一筹莫展之际远赴美国,昼夜不歇,用三个月的时间赢得美国客户的刮目相看;也曾在2001年至2004年的美国吉尼亚港岸桥项目中凭借自行设计开发的升降大梁式岸桥获得国家专利,荣获公司“振华功臣”称号。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连严兵自己也没意识到,他这把锻造了10年之久的利刃,即将拔剑出鞘。
在海底沉睡了800余年的宋代古沉船“南海一号”的出现,震惊世界。为了尽可能保护文物,保留完整的考古信息,国家文物部门于2003年确定了整体打捞的方案。
但难题也随之出现,完整打捞一定要使用千吨以上的起重船。因此,广州打捞局在2004年计划新建一座4000吨的起重船。当时,中国最大的起重船是从美国进口的“蓝疆”号,而国内企业也从未涉足过千吨以上的起重船建造,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没有参考图纸,没有有关标准,一切都需要摸索。
经过多方考量,设计建造4000吨起重船的重任最终由振华重工接下,并交给了严兵和他的团队。然而,此前一直从事港机研发设计的严兵,对起重船的设计认识并不深。为配合公司发展的策略的需要,严兵和他的团队毅然转型,投身海工事业。
为了4000吨起重船设计工作的顺利开展,严兵想尽了一切办法。没有参照物,要想凭空建造出一艘起重船几乎不可能,当地考验查证千吨以上起重船的内部构造是最直观,也是最好的办法。
当时中国最大的起重船是“蓝疆”号3800吨起重船,而彼时的振华与船东之间并无业务联系。经过几番周折,终于与“蓝疆”号方面取得联系,这才为严兵争取到了登船实地查看的机会。
当时,“蓝疆”号正在海上作业,严兵到达作业码头后,乘坐小渔船在海上行驶了五个小时才登上这个庞然大物。到达现场后,对方仅给严兵半小时的查看时间,且不许拍照。严兵争取到了登上“蓝疆”号查看的机会,但是禁止拍照,靠眼睛看、脑子记,他储存下了对这艘庞然大物的第一印象。
整个设计持续了两年,在这七百多个日夜里,严兵没睡过一个安稳觉。在研制4000吨起重船的吊钩时,严兵带领团队大胆创新,通过仿真建模计算、类推法,再结合实际反复修订,完成了大吨位起重船吊钩的自主研发制造。
4000吨起重船吊臂必须用高强度钢打造,这对焊接的要求极高,严兵挑选了国内外五家原料供应商,对每一种焊材设计不同的温度和电流进行平行试验,试验次数上百次,历时近9个月,最终解决焊接难题。
整个团队在没有参考图纸、没有有关标准的情况下,自主完成了巨型起重船的设计和制造。“那一段时间,我满脑子都是项目,整天都在琢磨。有时睡梦中会突然想到一个点子,就特别兴奋,第二天一早就赶紧把它用到项目中去。”严兵回忆道。
2006年11月14日,4000吨起重船在振华重工长兴分公司码头成功完成了最后的吊装试验,由中国企业自主设计制造的亚洲最大现代化起重打捞和海洋工程船就此诞生。该项目也因此获得了当年的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2019年,严兵浮式起重机创新工作室被中国交建正式授名为中国交建示范性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一个优秀团队的背后,是每位小组成员过硬的技术本领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集中精力科研攻关的同时,工作室还不忘为中国海洋工程装备事业培育新一代人才。
工作室的两位青年工程师李朝阳、张炳发,全程参与设计研发“振华30”轮项目。要研发出这个“海上巨无霸”,压力可想而知。项目期间出现的任何一个问题,都足够让他们几天几夜彻夜难眠。
严兵作为“老手”和“前辈”,在研发期间一直出谋划策,寻找问题的根源。项目在整体调试过程中,变幅的两个卷筒出现了乱绳现象,两位工程师试了多种办法还是没能解决问题。
严兵给他们提出了建议,“你们仔细对照一下1#卷筒和2#卷筒的差异?为什么1#可以,2#不行?”严兵还给他们看了去年4月份的检查结果数据,最后给出了自己的观点,“我认为问题还是出在高低差16-18mm上,1#卷筒的高低差在10-15mm,比2#卷筒好点。”两位工程师茅塞顿开,困扰他们许久的问题也迎刃而解了。
2017年,“振华30”轮成功吊装港珠澳大桥隧道工程最终接头。就像艺术家看着自己创造的艺术品一样,工程建设项目也是如此,当看到自己设计研发的“振华30”轮成功助力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两位工程师内心的激动与自豪不言而喻。他们深知,这背后不仅有自己的功劳和汗水,更包含着严兵在关键时刻对他们的一次次帮助和指导。
无论在项目现场,还是在平时的研发工作中,严兵的指导都让工作室成员们获益匪浅。这种“老带新,破难关”的模式,不仅让员工们在技术上更加精进,也帮他们突破了许多困难,用一个又一个“中国制造”筑梦深海。
- 上一篇: 【48812】住所停车位怎样买 请看成都最新指引
- 下一篇: 起重资讯你想看的我们都有